地質資料檔案是由國家投入巨額資金與廣大地質工作者歷盡千辛萬苦獲得的成果,是相當來之不易的。因此,需要加強地質資料檔案的管理,充分發揮其利用價值,才能更好地為地勘經濟與社會服務。今天就來分析淺談地質資料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以及會博通地質資料檔案管理管理系統解決方案。
地質資料檔案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1、地質資料集中收集管理工作難度大。匯交單位會員工因考慮自身利益,擔心成果資料匯交、外借后,其自身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導致不及時或不齊全匯交資料。
2、已匯交地質資料出現保管不當。地質檔案資料都是按照其載體與記錄形式劃分的,一般是以傳統紙張為載體的傳統地質檔案資料和以磁、光盤為存儲介質的電子地質檔案資料2種。有些地質檔案資料因為保存時間長,疏于管理,造成光盤打不開、產生退色,紙質老化、文字與圖件逐漸變得模糊不清,造成不可恢復的信息丟失。
3、地質資料檔案管理技術手段落后。在檔案管理手段上,沒有單獨的計算機檔案管理軟件,查閱地質資料檔案信息仍采用手工查找,工作效率低下。
4、負責管理員管理水平落后。有的管理職員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大部分工作人員沒有經過專業的檔案知識培訓,對檔案的重要性、管檔要求,檔案材料的收集、整理、歸檔、裝訂等業務不太了解,無相關專業(地質、檔案、計算機)或無專業的占大多數。日常管理中的新老交替存在交接不力與接替人員業務不專等問題,給地質資料管理、利用、統計帶來了不良影響。 檔案收集意識淡薄,造成一些歸檔的材料不夠真實準確,歸檔材料未能及時、準確地得到補充,使存檔的材料不能真實地反映地質勘察現實情況,導致地質資料檔案的不完整。
5、保存管理的硬件設施建設落后。還是存在不少單位原始、成果資料保存于簡單的建筑場所,缺少防潮、防火、通風設施或者過于落后。場所內設備欠缺,檔案的存儲采用古老的鐵皮柜,不但占地面積大,使用空間也不能完全合理應用,有的甚至就地堆放,不利于防潮、防火、防盜、防蛀。
6、地質資料檔案交接手續不嚴密。由于非專職的檔案管理員負責,因此,一旦出現人員離崗或調動工作時,移交檔案、手續不按程序辦理,該檢查的不檢查,該清理的不清理,該簽字的不簽字,導致檔案數量、界限不清、材料等問題責任不明。有的更是檔案交接只是一串鑰匙的問題,交接工作前后脫節,出現地質資料檔案管理硬件設施不完善、檔案管理人員培訓不到位等現象。
7、對地質資料檔案管理的重視程度還是不夠。長期以來,有些項目負責人包括有的領導干部對檔案工作的認識是存在了小誤區,把檔案工作只是簡單的保管事務性工作,不能給單位創造經濟效益,只要“守好攤”,不泄密,不丟失,能查檔就可以了。明顯可以看出一些人對檔案工作缺乏了解,忽視檔案工作,這種輕視檔案工作的思想已無法適應現代管理需求。
會博通地質資料檔案管理系統解決方案
會博通地質資料檔案管理系統是一款功能比較全面,實現科學地管理組織所有地質資料檔案,對檔案業務環節全生命周期進行實時管理的工具,滿足檔案的收集、鑒定、整理、四性檢測、歸檔、保存、利用全檔案管理業務流程,支持兼顧傳統立卷方式與一文一件立卷方式相結合的要求,又做到傳統紙質檔案管理和電子檔案”雙軌制”管理模式的電子檔案管理系統,完全滿足地質資料檔案管理應用場景,解決地質檔案管理的良策。
會博通地質檔案管理系統功能有什么?
檔案收集:地質文件收集、地質文件登記、地質在線接收、地質原文上傳。
檔案管理:到期鑒定、地質檔案移交、地質檔案銷毀、地質檔案統計。
檔案管理:地質檔案分類、編號編目、組件組卷、地質檔案提交入庫。
檔案利用:地質檔案檢索、借閱管理、地質檔案編研、歸還管理。
庫房管理:庫房盤點、溫濕度管理、地質檔案安全檢查、出入庫管理。
系統管理:全宗管理、組織管理、用戶管理、角色管理、權限管理、系統日志。
檔案業務管理:分類管理、元數據管理、模板管理、流程管理、報表管理。
輔助管理:維護系統的公共信息。
檔案工具:四性檢測、格式轉換。
系統接口:地質檔案系統與其他OA、企業微信、財務系統、辦公系統之間的接口。
機構管理:維護三級機構目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