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管理可以為鄉村振興做些什么?一份份資料文件究竟要如何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提升人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本期國際檔案日,我們跟大家一起了解檔案工作為項目村振興帶來的那些看得見的改變。
01檔案如何助力鄉村振興?
檔案是記錄歷史的重要載體,通過梳理、整理和保護鄉村的歷史檔案,可以保留鄉村的歷史記憶,幫助人們了解鄉村的發展歷程,增強鄉村文化自信。比如,筆者多年前途經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就被豐富的館藏所呈現的民族變遷所震撼。
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個民族博物館,也是世界唯一反映奴隸社會形態的專題博物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腹心地區,因其特殊的歷史、社會、地理等原因,至解放后的1956年實行民族改革前夕仍保持著完整的努力社會制度,這在世界上實屬罕見,被有關專家學者視為研究人類努力社會形態的活化石。
試想,倘若沒有這樣的記錄,這一段歷史在兩三代人離開之后,便隨煙飄散,不著痕跡,我們也無從尋覓人為何而來的哲學迷思,也不會格外珍惜得之不易的自由與獨立。
不僅如此,通過對鄉村相關產業的檔案進行梳理和利用,可以幫助鄉村產業更好地了解自身的發展歷程和成長經驗,提高產業發展的科學性和系統性。同時,通過對鄉村的行政檔案進行管理和利用,可以為鄉村治理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撐和數據支撐,為決策者提供科學依據。此外,通過挖掘鄉村的文化內涵,也可打造鄉村文化旅游品牌,促進鄉村經濟發展。
02檔案工作服務農村基層社會治理
近年來鄉村檔案管理工作得到高度重視,鄉村檔案治理工作相繼在全國鋪展開來。2022年9月,覆蓋全國26個省、668個鄉鎮、10416個村(社區)的試點地區檔案工作服務農村基層社會治理試點任務完成,并按照要求通過實地驗收和線上抽查。
試點工作是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村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具體舉措,是緊密圍繞農村基層社會治理的主要任務合實際需求,著力發揮檔案工具做在服務農村基層社會治理中基礎性、支撐性作用的重要實踐。
03檔案助力鄉村振興實踐
2015年國家檔案局對口幫扶喜德縣,引導、幫助喜德縣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產業的項目。
該項目以推動喜德縣打造國內檔案產業特色示范縣為目標,在拓展畢業生實習就業渠道方面,協調合作企業的智慧靈探檔案數字產業園區為檔案專班學生提供實習、就業機會,建立以檔案服務產業化振興鄉村發展的長效機制,通過檔案職業教育培養一批鄉村治理人才,增強鄉村自主“造血”功能。
2022年11月,涼山州檔案局、檔案館等充分利用308.8萬件文書檔案、12.01萬卷項目檔案、402冊照片檔案等脫貧攻堅檔案歸集成果,精選300余張圖片圖表、100余件檔案文獻、260件實物檔案、80萬頁數字化副本、100余件音像檔案,舉辦“美麗鄉村展新顏”成就展,極大地激發了大家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04會博通檔案管理系統助力鄉村發展
文化在民間、智慧在民間,會博通檔案管理系統,始終以讓檔案創造價值為理念,深度推進檔案管理系統在各個行業的場景化應用。
在鄉村振興方面,會博通聚焦鄉鎮村的組織機構、人事、土地利用、農業生產、民俗風情、名人事跡等鄉村文化建設和發展,打造了適用于鄉村建設的檔案管理系統,如在張家港市,相繼服務過張家港市楊舍鎮西閘門村村委會、張家港市錦豐鎮店岸村民委員會、張家港市楊舍鎮斜橋村村民委員會、張家港市金港鎮長山村民委員會、張家港市樂余鎮東林村等,切實助力鄉村振興。每一個當下,都將成為歷史,會博通始終陪伴鄉鎮村記錄每一個值得記錄的當下,不斷釋放檔案價值,筑通往屬于我們共同的美好未來的風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