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將要發生的22個科技事件

2013/6/27 0:00:00       來源:        作者:互聯網       瀏覽量:  1

未來將要發生的22個科技事件
6月20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了《科技發展新態勢與面向2020年的戰略選擇》戰略研究報告。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副院長、黨組成員李靜海,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潘教峰以及戰略研究報告科技領域相關院士、專家出席發布會,通報了本項戰略研究的相關情況和重要成果,就相關問題和記者進行了充分互動。

2012年年初,為在科技突飛猛進的背景下集中研究近中期科技發展態勢,中科院組織200多位專家開展了面向2020年科技發展新態勢的研究。經過一年多的深入研究,分析了新科技革命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提出了中國“十二五”乃至“十三五”期間需要著力解決的重大科技問題及建議國家采取的若干政策舉措,最終形成《科技發展新態勢與面向2020年的戰略選擇》,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

《科技發展新態勢與面向2020年的戰略選擇》分總論、分論、專論三個部分。總論預測和描述了未來5—10年重要領域科技發展的圖景,提出了世界可能發生的重大科技事件、中國可能產生的重大科技突破以及需要加強或加快布局的科技戰略重點;分論重點針對能源、資源、材料與制造、信息、農業、人口健康、生態與環境、空間、海洋、重大基礎前沿與交叉10個重要領域發展的新趨勢新特點進行闡述,拓展與豐富了總論的觀點和判斷;專論分別從歷史和未來的視角,闡述了科技革命與國家現代化的關系,歸納凝練了世界主要國家面向2020年的科技戰略,為中國科技戰略的選擇提供了借鑒。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當今世界科技正呈現出新的發展態勢和特征,主要表現在6個方面:一是科技發展呈現多點突破、交叉匯聚的態勢,二是大數據科學成為新的科研范式,三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的焦點,四是世界各國更加重視利用科技創新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五是產業科技、國家科技和學院科技三足鼎立、協同發展,六是科技創新資源配置呈現出全球化競爭與加速流動的趨勢。

白春禮預測,經研究綜合判斷,未來5-10年世界可能發生22個重大科技事件,中國可能發生的重大科技突破有19個,如:量子通信將可能率先取得重大突破,普惠計算將取得重大進展,干細胞整體研究水平將進入國際第一陣營,煤炭資源清潔高效綜合利用將形成新興產業等。判斷的標準主要指對中國科技與經濟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的科技創新與進步,

具體包括:

1、對世界科技發展有重要貢獻的原始創新,或能寫入世界科技發展史的重大成果,或可以解決科技界公認的重大科技問題,或開辟了新的學科方向并成為國際熱點領域,如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成油理論創建與大型油氣田的發現;

2、打破高技術壁壘的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或能帶動中國產業跨越發展,或可對國家安全、改善民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作出重大貢獻,如“兩彈一星”、超級雜交水稻、合成順丁橡膠、高性能超級計算機;

3、變革性技術創新,開辟新的市場,創造新的需求,形成新的產業,如侯德榜制堿工藝、漢字激光照排技術。


本文關鍵詞:白春禮 碳排放 科技創新 科學院 人口健康 水污染 農業現代化 中科院 新安全

99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